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机构设置 > 系(教研室) > 高分子材料加工机械系
高分子材料加工机械

专业概况

专业名称

高分子材料加工机械

设置时间

1958

现有在校生数

500余人

预计毕业生数

120余人

2016年总体就业率

97.03%

专业曾获荣誉

国家级特色专业;

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山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专业负责人

边慧光

出生时间

1982、03

职称/职务

副教授/系主任

学历/学位

研究生/博士

负责人曾获省级以上教学奖励或荣誉

2013年等壁厚螺杆泵定子橡胶衬套成型技术自然科学类三等奖

2011年短纤维径向取向的橡胶复合材料制备方法的研究自然科学类三等奖

负责人曾获省级以上科研奖励或荣誉

201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6年山东省技术发明二等奖

2016年中石化技术发明二等奖

2016年青岛市技术发明一等奖

2014年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专业发展沿革

本专业始建于1958年的橡胶机械专业,是青岛科技大学核心和特色本科专业之一,于2005年被评为校级品牌与特色专业,2008年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2009年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012获批教育部“高等学校综合改革试点专业”项目,2013年获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014年获得“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发展支持计划”建设项目,2015年获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属于一批次招生专业。

具有机械工程博士后流动站、机械设计及理论二级学科博士点、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山东省机械设计及理论重点学科。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国家级实验示范中心,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强化建设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与化工行业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高分子材料加工机械系教学团队是一支具有较高的教学、科研能力和合作精神的教学团队,本教学团队拥有博士生导师1人,教授7人,副教授6人。教师中拥有博士学历的14人(本校博士学位4人,学缘结构合理),拥有硕士学历的21人,其中在读博士2人。45岁以下的教师14人,中青年教师所占比例为63%;其中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人,山东省教学名师1人,山东省劳动模范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山东省优秀教师1人,化工部劳动模范2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青岛市劳动模范1人,青岛市技术拔尖人才2人。本团队2016年度引进博士2人,本专业除了邀请国外大学知名教授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外,特别重视与国内同行业大学的合作,本专业拥有北京化工大学的杨卫民教授等多名知名专家作为本专业兼职教授,以提高本专业的学术水平。这些知名专家和优秀人才,为本专业形成优势和特色奠定了重要基础,他们为本专业的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够适应行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从事机械工程领域的研究开发、设计制造、工程管理等方面工作,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持续学习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上述培养目标可以归纳为以下四项:

1)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及工程基础理论,在现有经济和文化背景下理解和解决机械工程专业领域,特别是高分子加工机械的复杂工程问题;

2)具备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运用现代工具从事机械工程领域,尤其是高分子材料加工机械或机电系统等的研究开发、设计制造、工程管理;

3)具备团队合作能力,能够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发展和环境变化,拥有良好的持续学习能力。

4)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和道德责任,具备开拓精神、可持续发展理念,能保持活力并具有社会担当意识。

专业特色

本专业采用专业招生、大类+模块化培养相结合的培养体系,优化了机械学科人才培养方案,强化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国际化意识的培养。一、二年级课程为大类培养,体现厚基础,三、四年级按专业培养。对专业教学采用模块式课程体系,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按照以一个模块为主其它模块兼顾的原则进行课程选择。同时,以国际化就业为导向,在吸收国外大学先进的办学理念的基础上,对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加以调整,增加了不同文化背景的相关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强化了机械学科学生国际化意识与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本专业现有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含工程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等,办学层次多,培养模式多,途径多。

本专业积极探讨实验教学改革,目前获得山东省教育厅实验教学改革与实验技术立项多项,获得省级实验教学优秀成果奖二、三等奖多项,校级实验教学优秀成果奖一、二等奖多项。高分子材料加工机械实验室被纳入青岛科技大学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两次被评为国家先进实验室(1982、1991),2006年被评为省“十一五”强化建设重点实验室。本专业与高校软控共建成立了国家轮胎工艺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世纪80年代末,高机教研室在省内高校中率先提出“以教学促科研、以科研提高教学水平,以开发和产业化所取得的效益来促进教学和科研的良性循环发展的教学科研互动”的教学模式。先后承担国家“七五”、“八五”、“九五”、“十五”攻关项目15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项,承担省、市级纵向科研项目和企业横向项目40余项。“八五”以来,鉴定科研成果近30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1项、四等奖1项,省部市级科技奖30余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国际发明专利2项,已获美国发明专利权1项,国家发明专利权6项,获全国第八届发明金牌奖1项,山东“十佳”专利1项,有4个项目荣获国家“八五”和“九五”期间国家级科技成果重点推广技术依托单位称号。这些科研成果加快了本学科建设和发展,造就了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也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促进了实验室建设,改善了办学条件,提高了实验教学水平。

本专业非常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计划中,除了设置了机械创新课程外,还设置了32学时创新与创业课程,聘请了国内外知名专家和企业负责人进行授课。本专业与与澳大利亚微电子中心合作成立了中澳机器人研发中心,使得学生创新能力显著提高。

科学的教学理念、严格的教学管理、合理的培养模式,使本专业培养的学生经过四年的本科学习,具备了德才兼备、基础宽厚、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适应国际化需求的能力和素质,受到了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认可和赞誉。

本专业由于特色突出,在国内外同行中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学生就业情况一直很好,一次签约率一般都在95%以上,目前供求比一直维持在1:5至1:10之间。整个专业一次签约率这几年来一直维持在93%以上。本专业非常重视学生就业情况,在一次性用人较多的大中型企业、合资企业和独资企业中建立了就业基地,通过八个渠道指导学生就业。

总之,本专业坚持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和本省以及行业建设需要,特别是要适应打造山东省制造强省和促进半岛地区制造业快速发展的规划需要,依托青岛科技大学机械学科博士点和省级重点学科,促进了内涵建设和可持续性发展,基本形成了博士点—重点学科(实验室)—硕士点(一级学科)—品牌专业—精品课程—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校级重点实验室—工程训练和实习基地—毕业就业基地建设为框架的系统学科—专业—课程的建设格局,在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质量、产学研一体化、学生能力培养和合作办学等方面已形成了突出的优势和特色。



Baidu
sogou